天安字典

时间: 2025-05-01 11:27:22

句子

面对家庭暴力,受害者往往敢怒而不敢言。

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22 15:42:59

语法结构分析

句子“面对家庭暴力,受害者往往敢怒而不敢言。”是一个陈述句,其基本结构如下:

  • 主语:受害者
  • 谓语:往往敢怒而不敢言
  • 状语:面对家庭暴力

句子的时态是现在时,表示一般性的情况或普遍现象。语态是主动语态,主语“受害者”是动作的执行者。

词汇分析

  • 面对:表示遇到或处理某种情况。
  • 家庭暴力:指在家庭环境中发生的暴力行为。
  • 受害者:遭受伤害或不公正对待的人。
  • 往往:表示通常或经常发生的情况。
  • 敢怒而不敢言:形容内心愤怒但不敢表达出来。

语境分析

句子反映了在家庭暴力这一特定情境中,受害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现象。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可能影响受害者选择沉默,因为可能存在对家庭和谐的重视、对法律援助的不了解或恐惧报复等因素。

语用学分析

在实际交流中,这句话可能用于讨论家庭暴力的普遍性和受害者的困境。它传达了一种无奈和压抑的情感,强调了受害者在面对暴力时的无助和沉默。

书写与表达

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

  • 受害者在面对家庭暴力时,常常内心愤怒却选择沉默。
  •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通常内心充满愤怒,但却不敢发声。

文化与习俗分析

句子涉及的文化意义可能包括对家庭和谐的重视、对公开讨论家庭问题的忌讳,以及对法律援助的不了解或不信任。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受害者选择不公开表达自己的痛苦。

英/日/德文翻译

  • 英文翻译:Victims of domestic violence often dare to be angry but do not dare to speak out.
  • 日文翻译:家庭内暴力の被害者は、しばしば怒りを感じるが言葉に出さないことが多い。
  • 德文翻译:Opfer von häuslicher Gewalt haben oft Angst, sich zu äußern, obwohl sie zornig sind.

翻译解读

  • 英文:强调受害者内心的愤怒和对外表达的恐惧。
  • 日文:使用“しばしば”(常常)来强调这种现象的普遍性。
  • 德文:使用“haben oft Angst”(常常害怕)来表达受害者的恐惧心理。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

这句话通常出现在讨论家庭暴力、心理健康、法律援助等话题的上下文中。它揭示了受害者在社会和文化压力下的困境,以及他们可能面临的法律和心理挑战。

相关成语

1. 【敢怒而不敢言】 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相关词

1. 【家庭暴力】 指以凌辱、殴打、故意伤害等手段,严重摧残自己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行为。简称家暴。

2. 【敢怒而不敢言】 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相关查询

敲脂吸髓 敲榨勒索 敲脂吸髓 敲榨勒索 敲脂吸髓 敲榨勒索 敲脂吸髓 敲榨勒索 敲脂吸髓 敲榨勒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气字旁的字 宝盖头的字 臼字旁的字 水菜不交 老气横秋 又字旁的字 无声无色 逾墙钻穴 包含抵的成语 摄相 恶醉强酒 洋洋大观 迥陌 拥军优属 音箱 首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