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29:22
她的小说充满了愤世疾俗的情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21 04:24:02
句子:“她的小说充满了愤世疾俗的情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
这个句子是一个复合句,由两个并列的简单句组成,分别是“她的小说充满了愤世疾俗的情感”和“她的小说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两个句子通过逗号连接,共享主语“她的小说”。
这个句子描述了一位作家的小说内容,强调了小说中的批判性和社会关怀。在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这样的描述可能指向对社会不公和贫困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在实际交流中,这样的句子可能用于评价文学作品,表达对作者社会责任感或批判精神的赞赏。语气的变化(如加强或减弱“愤世疾俗”和“苦难”的强调)会影响听者对作品的感知。
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
句子中的“愤世疾俗”和“社会底层人民”反映了中文文化中对社会问题和文学作品社会功能的重视。在**文学史上,许多作品都试图通过文学来反映和批判社会问题。
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原文的批判性和社会关怀是关键。不同语言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核心信息应保持一致。
在更广泛的文学批评或社会评论的上下文中,这样的句子可能用于讨论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作者的创作动机。理解作者的背景和时代背景对于全面解读这样的句子至关重要。
1. 【愤世疾俗】 愤:愤恨,不满;世:世道,现状;疾:通“嫉”,憎恶;俗:世俗。痛恨、憎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状
1. 【人民】 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与敌人相对的社会基本成员。由若干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构成,以劳动者为主体。在中国现阶段,人民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 【充满】 布满;填满; 自满;骄傲; 充分具有。
3. 【反映】 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这部小说~了现实的生活和斗争; 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把情况~到县里ㄧ他~的意见值得重视; 指有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
4. 【情感】 见情绪”。
5. 【愤世疾俗】 愤:愤恨,不满;世:世道,现状;疾:通“嫉”,憎恶;俗:世俗。痛恨、憎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状
6. 【苦难】 痛苦和灾难:~深重|~的日子|永远不能忘记旧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