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49:43
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有些学生为了追求高分,不惜以辞害意,忽视了内容的实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0 15:00:15
句子:“[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有些学生为了追求高分,不惜以辞害意,忽视了内容的实质。]”
重点单词: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
1. 【以辞害意】 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1. 【以辞害意】 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2. 【内容】 物件里面所包容的东西; 事物内部所含的实质或意义; 哲学名词。指事物内在因素的总和。与"形式"相对。世界上任何事物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而改变。但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影响内容,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对内容的发展起有力的促进作用。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的统一。
3. 【发现】 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新的基本粒子|有所发明,有所~,有所创造;发觉:这两天,我~他好像有什么心事。
4. 【学生】 在学校读书的人;向老师或前辈学习的人。
5. 【实质】 本质:就~问题展开讨论。
6. 【忽视】 不注意;不重视:不应该强调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安全生产,后果将不堪设想。
7. 【有些】 有一些。表示数量不多; 犹有的。表示其中的一部分; 略微﹐稍微。
8. 【老师】 对教师的尊称,泛指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或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
9. 【追求】 竭力寻找或探索追求真理|追求名利地位|他一生都在追求着光明; 特指向异性求爱他狂热地追求这位姑娘; 长篇小说。茅盾作。1928年发表。大革命失败后,章秋柳、史循、张曼青、王仲昭等几个青年知识分子愤世嫉俗,又悲观失望。有的虽不甘沉沦,想有所追求,但在社会的压迫下终遭失败,不能幸免消沉和堕落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