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3:11
在文学课上,老师讲解了“兴观群怨”的含义,让学生们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2 05:48:59
句子:“在文学课上,老师讲解了“兴观群怨”的含义,让学生们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句子时态为过去时,语态为主动语态,句型为陈述句。
句子描述的是在文学课上,老师向学生解释“兴观群怨”这一文学概念,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这个句子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使用,涉及到文学教育的内容。
在实际交流中,这样的句子用于教育场景,目的是传授知识。使用这样的句子需要考虑到教育的目的性和学生的接受程度。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兴观群怨”是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源自《诗经》,指的是诗歌中的四种情感表达方式:兴(激发情感)、观(观察事物)、群(群体情感)、怨(表达不满)。这个概念体现了古代文学的审美和情感表达方式。
英文翻译:In the literature class, the teacher explained the meaning of "兴观群怨"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s in poetry.
日文翻译:文学の授業で、先生は「興観群怨」の意味を説明し、学生たちが詩の中の感情表現を理解するのを助けました。
德文翻译:Im Literaturunterricht erklärte der Lehrer die Bedeutung von "兴观群怨", um den Schülern zu helfen, die emotionalen Ausdrücke in der Dichtung zu verstehen.
重点单词:
翻译解读:句子传达了在文学课上,老师向学生解释一个特定的文学概念,以便他们能够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这个句子在文学教育的背景下使用,涉及到**古代文学理论的传授。
1. 【兴观群怨】 兴:联想;观:观察;群:合群;怨:怨恨。古人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
1. 【兴观群怨】 兴:联想;观:观察;群:合群;怨:怨恨。古人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
2. 【含义】 (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深奥。也作涵义。
3. 【文学】 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4. 【理解】 懂;了解互相~ㄧ加深~ㄧ你的意思我完全 ~。
5. 【老师】 对教师的尊称,泛指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或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
6. 【讲解】 解释;解说:~员|他指着模型给大家~。
7. 【诗歌】 文学的一大样式。运用有一定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感情充沛,想像丰富,语言凝练而富形象性。一般分行排列。按内容性质,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语言组合有无格律,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押韵与否,又可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