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2:59:45
他试图偷偷抄袭作业,结果被同学举报了,真是偷鸡不着蚀把米。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1 04:07:13
句子:“他试图偷偷抄袭作业,结果被同学举报了,真是偷鸡不着蚀把米。”
句子时态为一般过去时,句型为陈述句。
句子描述了一个人试图秘密地抄袭作业,但最终被同学发现并举报,导致他不仅没有成功抄袭,还因此受到了惩罚,符合“偷鸡不着蚀把米”的成语含义。
句子在实际交流中用于描述某人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好处,但最终反而遭受损失的情况。这种表达带有一定的讽刺和批评意味。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偷鸡不着蚀把米”是一个成语,源自民间故事,反映了人民对于不劳而获和贪小便宜行为的批判态度。
句子在描述一个具体**时,通过使用成语“偷鸡不着蚀把米”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和文化内涵,使得整个叙述更加形象和富有教育意义。
1. 【偷鸡不着蚀把米】 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1. 【举报】 向有关单位检举报告(坏人坏事):~违法犯罪行为。
2. 【偷偷】 暗暗,形容行动避人,不欲使人觉察。
3. 【偷鸡不着蚀把米】 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4. 【同学】 同师受业; 同师受业的人; 清代严禁文人结社,禁用社兄﹑盟弟等称呼,于是文人之间改称同学; 在同一个学校学习的人; 对在校学生的通称。
5. 【抄袭】 把别人的作品或语句抄来当做自己的;指不顾客观情况,沿用别人的经验方法等。
6. 【结果】 结果1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优良的成绩,是长期刻苦学习的~ㄧ经过一番争论,~他还是让步了。 结果2 [jiéguǒ]将人杀死(多见于早期白话)。另见jiē∥guǒ。
7. 【试图】 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