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10:24
在正式的演讲中,他因为一个口误而感到惟口起羞,但很快调整了状态。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21 01:15:26
句子:“在正式的演讲中,他因为一个口误而感到惟口起羞,但很快调整了状态。”
句子时态为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句型为陈述句,表达了一个完整的**。
句子描述了在正式演讲中,演讲者因为一个口误而感到羞愧,但很快恢复了状态。这种情境常见于公开演讲或重要场合,反映了演讲者的心理变化和应对能力。
句子在实际交流中表达了演讲者的自我调节能力。使用“惟口起羞”这个成语增加了语言的文化内涵,而“但很快调整了状态”则传达了积极应对的态度。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惟口起羞”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意为因为说错话而感到羞愧。这个成语体现了汉语文化中对言辞的重视和对错误的敏感。
句子在上下文中可能出现在描述演讲技巧或心理素质的文章中,强调了演讲者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对能力。这种能力在公共演讲和领导力培养中尤为重要。
1. 【惟口起羞】 指言语不慎,招致羞辱。
1. 【一个】 表数量。单个。用于人和各种事物; 整个; 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表示程度; 跟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
2. 【口误】 因疏忽而说错了话或念错了字;因疏忽而说错的话或念错的字。
3. 【因为】 连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4. 【惟口起羞】 指言语不慎,招致羞辱。
5. 【感到】 觉得:从他的话里我~事情有点不妙。
6. 【正式】 属性词。合乎一般公认的标准的;合乎一定手续的:~比赛|~工作人员|~会谈。
7. 【状态】 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心理~|液体~|病人处于昏迷~。
8. 【调整】 改变原有的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物价|~人力|~作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