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57:00
这两个国家的矛盾已经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战争一触即发。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3 00:49:32
句子:“这两个国家的矛盾已经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战争一触即发。”
句子采用了一般现在时态,表达的是当前的状态和情况。句型为陈述句,直接陈述了两个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
句子描述的是两个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这种描述通常出现在国际政治、历史或军事报道中。文化背景和社会*俗对此类表述的影响不大,更多是基于国际关系的现实情况。
这句话在实际交流中可能用于警告、分析或描述国际局势。语气较为严肃,隐含着对可能发生冲突的担忧。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句子中没有明显的文化*俗或成语典故,但“势不两立”和“一触即发”都是中文成语,反映了中文表达中常用成语来形象描述情况的特色。
翻译时,重点在于准确传达“势不两立”和“一触即发”这两个成语的含义,确保目标语言的读者能够理解两国关系的紧张程度和战争爆发的紧迫性。
句子通常出现在讨论国际政治紧张局势的文章或报道中,为读者提供对当前国际形势的深刻理解。上下文中可能包含更多关于两国历史、政治立场和当前**的信息,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这种紧张关系的背景和可能的后果。
1. 【一触即发】 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2. 【势不两立】 两立:双方并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3. 【国家】 阶级统治的工具,同时兼有社会管理的职能。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指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蒙古国是个内陆~。
4. 【地步】 处境;景况(多指不好的):真没想到他会落到这个~;达到的程度:他兴奋得到了不能入睡的~;言语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留~。
5. 【已经】 业已经过;业已经历; 副词。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
6. 【战争】 为实现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是人类历史出现阶级以后的社会现象。是阶级间、民族间、国家间、政治集团间矛盾斗争的最高形式,以暴力手段反映政治实质。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战争的方式,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是战争的基本原则。有正义战争、非正义战争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