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时间: 2025-05-01 04:03:31

句子

在古代,那些居住在边远地区的人被称为化外之民。

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3 02:14:33

语法结构分析

句子:“在古代,那些居住在边远地区的人被称为化外之民。”

  • 主语:那些居住在边远地区的人
  • 谓语:被称为
  • 宾语:化外之民
  • 状语:在古代

句子为陈述句,时态为一般过去时,语态为被动语态。

词汇学习

  • 化外之民:指居住在边远地区、与主流文化有所隔离的人群。
  • 边远地区:远离中心地带的地区。
  • 古代:指历史上的早期时期。

语境理解

句子描述了古代社会对居住在边远地区人群的称呼,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这些人群的文化和地理位置的认知。

语用学分析

在实际交流中,这句话可能用于讨论古代社会的文化多样性或边缘群体的地位。

书写与表达

  • 古代社会中,那些居住在边远地区的人群被赋予了“化外之民”的称号。
  • 在古代,居住在边远地区的人们被称为“化外之民”。

文化与习俗

  • 化外之民:这个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非主流文化群体的看法,可能带有一定的贬义或异域风情。
  • 边远地区:在古代,边远地区往往意味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居住在这些地区的人群可能保留着独特的文化和习俗。

英/日/德文翻译

  • 英文:In ancient times, those who lived in remote areas were referred to as "barbarians."
  • 日文:古代では、辺境に住む人々は「化外の民」と呼ばれていました。
  • 德文:In der Antike wurden diejenigen, die in abgelegenen Gebieten lebten, als "Barbaren" bezeichnet.

翻译解读

  • 英文:"barbarians" 在西方文化中通常指未开化的、野蛮的人群。
  • 日文:「化外の民」直译为“化外之民”,保留了原句的文化内涵。
  • 德文:"Barbaren" 在德语中同样指野蛮、未开化的人群。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

这句话可能出现在历史、文化或社会学的讨论中,用于说明古代社会对不同地理和文化群体的分类和认知。这种分类可能受到当时社会结构、交通条件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相关成语

1. 【化外之民】 化:开化;民:民众。文明地区以外的民众,即没有开化的民众。旧时统治阶级的偏见,指中国教化达不到、法律管不着的少数民族。

相关词

1. 【化外之民】 化:开化;民:民众。文明地区以外的民众,即没有开化的民众。旧时统治阶级的偏见,指中国教化达不到、法律管不着的少数民族。

2. 【古代】 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现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以前; 特指奴隶社会时代(有的也包括原始公社时代)。

3. 【居住】 较长时期地住在一个地方:他家一直~在北京。

4. 【那些】 哪里。表示反诘; 哪里∥处。

相关查询

下脚 下脚 下脚 下脚 下舂 下舂 下舂 下舂 下舂 下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论长说短 雨字头的字 谈戏 原宥 示字旁的字 宗庙社稷 穷亨 投献 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葭蕟 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貝字旁的字 买卖公平 車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包含诐的词语有哪些 涕泗横流 甲乙丙丁 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