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2:54:38
他作为一名律师,在客户面临法律危机时,总能拨乱济危,提供有效的法律援助。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21 20:57:00
句子描述了一位律师在客户遇到法律问题时的专业能力和行为。这种描述通常出现在对律师职业的正面评价或介绍中,强调律师的专业性和责任感。
句子在实际交流中可能用于介绍某位律师的专业能力,或者在推荐律师时使用。语气正面,强调律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句子中的“拨乱济危”是一个成语,源自**传统文化,强调在困难时刻采取行动解决问题。这个成语的使用体现了对律师职业的正面评价和对专业能力的认可。
英文翻译:As a lawyer, he always manages to set things right and provide effective legal assistance when his clients are facing legal crises.
日文翻译:弁護士として、彼はいつもクライアントが法的危機に直面したときに、混乱を正し、効果的な法的支援を提供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德文翻译:Als Anwalt schafft er es immer, die Dinge zu berichtigen und effektive Rechtsberatung zu bieten, wenn seine Klienten vor rechtlichen Krisen stehen.
在翻译过程中,保持了原句的正面评价和专业性强调。英文、日文和德文翻译都准确传达了原句的意思,同时保留了“拨乱济危”这一成语的内涵。
句子通常出现在介绍或推荐律师的文本中,强调律师在处理法律问题时的专业能力和正面效果。这种描述有助于建立律师的可信度和专业形象。
1. 【拨乱济危】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
1. 【危机】 亦作"危几"。潜伏的祸害或危险; 严重困难的关头。亦特指经济危机; 危险的机关。用于杀敌﹑猎兽﹑捕鱼等的器具。
2. 【客户】 旧时指以租佃为生的人家(跟‘主户’相对); 旧时指外地迁来的住户; 工厂企业或经纪人称来往的主顾;客商展销的新产品受到国内外~的欢迎。
3. 【律师】 受当事人委托或法院指定,依法协助当事人进行诉讼,出庭辩护,以及处理有关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员。
4. 【拨乱济危】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
5. 【提供】 供给。谓提出可供参考或利用的意见﹑资料﹑物资﹑条件等。
6. 【有效】 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措施|这个方法果然~。
7. 【法律】 由立法机关或国家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和。包括宪法、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阶级统治或阶级专政的工具;在我国,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如民法、刑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其他法律或一般法律,如婚姻法、律师法。
8. 【法律援助】 国家对因经济困难请不起律师的当事人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
9. 【面临】 面前遇到(问题﹑形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