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14:59
在异国他乡,习俗移人,让我感到既新奇又有些不适应。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09 21:25:56
句子:“在异国他乡,习俗移人,让我感到既新奇又有些不适应。”
句子为陈述句,时态为一般现在时,语态为主动语态。
句子表达了作者在异国他乡体验到的新奇感和不适应感。这种感受可能源于文化差异、社会习俗的不同,以及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
句子在实际交流中可能用于分享个人经历或感受,表达对新环境的初步印象。语气中带有一定的探索和适应的意味。
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
句子中提到的“习俗移人”反映了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了解不同国家的习俗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种感受。
句子可能在描述个人旅行、留学或移民的经历。上下文中可能包含更多关于作者如何适应新环境的细节,以及对当地文化的观察和感受。
1. 【习俗移人】 移:改变;人:指人的本性。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习性。
2. 【感到】 觉得:从他的话里我~事情有点不妙。
3. 【新奇】 新鲜奇特,不常遇到以道言之,正不必求其新奇|告诉你们一些新奇的事儿。
4. 【有些】 有一些。表示数量不多; 犹有的。表示其中的一部分; 略微﹐稍微。
5. 【适应】 生物界的普遍现象。指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等相适合的现象。是在亿万年进化过程中产生的; 生理学与心理学上指感觉适应。即感受器在刺激持续作用下产生的感受性变化的现象。如从亮处进入暗室,开始时看不见东西,过一段时间才逐渐看清,这叫暗适应;反之,则叫光适应或明适应。在嗅觉、听觉、肤觉、味觉等方面也有适应现象,在痛觉方面则不明显; 皮亚杰提出的心理学名词。有机体不断运动变化与环境取得平衡的过程。包括同化与顺应两个方面。同化指把客体(外界事物)纳入主体已有的行为图式中;顺应指主体改变已有的行为图式或形成新的行为图式以适应客观世界变化。两者相反相成,适应状态就是这两种作用之间取得相对平衡的结果。儿童的智力发展依赖于同化和顺应从最初不稳定的平衡过渡到逐渐稳定的平衡。